今年要考試的同學注意了,



今年起,台灣原住民已有十四族,


新增了原住民第十四族---賽德克族」!




 
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 


 


 


原住民第十四族「賽德克族」  南投花蓮交界處


【中廣新聞網 2008/04/23 11:50 黃悅嬌報導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 



台灣原住民族又多一族「賽德克族」,行政院會今天上午正式通過「賽德克族」為第十四族。


 


「賽德克族」長期被歸類為泰雅族,根據原民會的統計,分佈的南投、花蓮交界處的賽德克族人有六、七千人,近年來積極爭取正名。


 


原民會委託學者完成新民族認定研究後,上午報請院會討論,行政院長張俊雄最後決定尊重族人的意願,正式宣布「賽德克族」成為台灣原住民第十四族。


 


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,官方承認賽德克族為第十四族後,原民會族群代表將納入賽德克族代表,參與原民會業務的討論。「賽德克族」成為單獨族群後,對族人的自我認同、及文化傳承將更有的保障,未來在學校教族語,也會有單獨的教材實施。


 


http://www.bcc.com.tw/news/newsHistoryview.asp?cde=279938


中廣新聞網



 



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 


 






 


 


泰雅族(維基百科)


 


簡介


泰雅族的族名「Atayal」,原意為「真人」或「勇敢的人」。由於泰雅族的方言群眾多,一般從人類學的角度將泰雅族分為兩大語系亞族,分別是泰雅亞族與賽德克亞族,共有二十五個方言群體。根據不同方言群泰雅族人的傳說,其祖先起源包括三個地方,首先是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,其次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


Pinsbukan),再來是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中央山脈的白石山。後來因人口增長開始分別往西北方向、東部及西南方向分散遷移。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,以及花蓮、宜蘭等山區,以行政區而言,共分佈台灣北部八縣十三個鄉內。[3][4]其居住地域內的高山相當多,例如插天山棲蘭山合歡山大霸尖山奇萊山等都是。河川則有新店溪大甲溪秀姑巒溪等。2008的總人口數約八萬餘人,就人數而言,僅次於阿美族,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的第二大族。


 


族系分支


依其語言及風俗習慣的不同,傳統上,人類學家通常將泰雅族分為「泰雅亞族」和「賽德克亞族」兩個亞族,但在亞族之內還可以再繼續做分類:[5][6]


泰雅亞族(Tayal


賽考列克群(Sekoleq


馬卡納奇亞群 (Makanaji):福骨群(白狗群)、石加路群、金那基群、大嵙崁群、南澳群


馬立巴亞群 (Malepa):屈尺群、大嵙崁群、卡奧灣群、溪頭群、司加耶武群


馬里闊丸亞群 (Malikoan):馬里闊丸群、關武督群


澤敖列群(Tseole


馬巴阿拉亞群 (Mabaala):南澳群、馬巴阿拉群、萬大群


馬巴諾亞群 (Mapanox):汶水群、北勢群、南勢群


莫拿玻亞群 (Menebo):南澳群


莫里拉亞群 (Mererax):鹿場群、大湖群、加拉排群


賽德克亞族(Sedek


太魯閣群(Taroko,或稱「德魯固群」(Truku))


道澤群(Tuuda


達卡達亞群(Takadaya


值得注意的是,泰雅族內的不同方言群體雖然存有差距,但在文化與學術的分類上,自日本領台以來,一直被分類為同一個人群體,並以「泰雅族」做為族稱。


 


隨著台灣原住民民族自治的政治目標目益受到渴求與重視,部份太魯閣人主張以太魯閣族做為新的族稱,而從暨有的泰雅族中脫離。這個政治目標在20041月14獲得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承認,讓太魯閣族正式成為第十二個台灣原住民族[7]


 


隨後,賽德克族」人也發起正名運動[8],並於20084月23正式成為第十四個台灣原住民族


 


目前關於的泰雅族的各種論述,因為泰雅族與太魯閣族分立的情況,出現了文化分類與政治分類相悖的困境。


 


文化特質


在台灣原住民中,在臉上刺青(人類學家稱之為「紋面」或「文面」)的民族有泰雅族與賽夏族,而賽夏族的文面主要與泰雅族互動生存相關,賽夏族人本身不會刺文,多由泰雅族人執行,也因此,台灣真正擁有長久文面文化基礎的,僅有泰雅族。


 


由於黥面一詞在漢文原為古代的刑罰,多有負面的意思(馬騰嶽 1998),目前一般學術界與民間均改以「文面」稱呼泰雅族人的此一文化,以視對於泰雅族文化的尊重。泰雅族語稱文面為partisan,有四種意義:


驅除邪魔的作用;


美麗雅觀的效果;


族系的識別;


榮耀的象徵。


 


文面對於男子而言,是成年的標誌也是勇武的象徵。對於女子,則是善於織布 --- 泰雅族正以其精緻的織布聞名於世 --- 的標記。事實上,除了美觀、避邪,代表了女子的善織、男子的勇武以外,文面也是泰雅族死後認祖歸宗的標誌。


 


傳統上,泰雅族女子在十三、四歲的時候,就開始跟著母親學習織布的技巧,也開始為自己準備出嫁時的衣裳。當少女的織藝精進,也就是准許在臉上刺青的時候了。然而,文面的風俗在台灣的日治時期已經逐漸被禁止,目前仍保有黥面的泰雅人,都是七、八十歲以上的族人了。


 


歷史上,由於泰雅族剽悍善戰、堅韌耿直,因此在台灣的日治時期,不時爆發激烈的抗日事件,其中以又霧社事件最為猛烈。也因為這樣,泰雅族人的傳統儀式文化,被日本人破壞和禁止的項目特別多,也強力受到日本『皇民化運動』的改造。


目前的學術研究中,關於泰雅族文面的研究,可以參考衛惠林〈台灣土著諸族文身習俗之研究〉,在台大考古學刊十五十六集合刊(1950)。馬騰嶽《泰雅族文面圖譜》(1998)


 


飲食文化


泰雅族以米飯為主要食糧,但因為經常要外出工作,發明了獨特的竹筒飯


外出的泰雅族會把米帶在身上,到肚子餓的時候,便砍下較幼小的,上方留孔,下方密封,把米從孔隙中倒進去,然後用蒸煮的方法把米飯弄熟,吃時只須把竹子掀開,便可嗅到香氣四溢的竹筒飯香。


泰雅族的竹筒飯以傳統的竹筒香原味為主,後來為了符合人客的口味才加入香菇、雞肉等食材。


 


社會組織



 


泰雅族馬列巴群的男女,攝於台灣日治時期。坐姿吹竹笛者戴用白色貝殼製成的圓形耳飾,也佩同樣的胸飾,這些只限馘首成功者佩戴。放在腳邊的是頭顱,只有在馘首祭,或面對頭顱時才吹竹笛,平時不吹。


 


傳統的泰雅族社會以狩獵山田燒墾為生,聚落以集居式的村落為主。大體而言,泰雅族的社會組織可以分成下列幾個團體:(1)部落組織;(2)祭祀團體(3)共負罪責團體(gaga);以及(4)狩獵團體。現簡單分述如下:


 


部落組織:其部落的形成以血緣基礎,以父系中心,由諸兄弟形成聯合家族,財產與房舍共同擁有。由具聰明英勇有才智,有領導能力的人擔任部落領袖,遇到部落有重大事情的,則由頭目召集長老會議以決策之(泰雅社會中原來沒有頭目,是日治時期日本人為其治理之便而產生的。


 


祭祀團體:有共同祭祀對象的家庭祖合,如為了祖靈祭之進行而組成的團體。


共負罪責團體(gaga):是共同遵守誡律和規範的團體。泰雅人稱之為gaga(一般稱為祭團), gaga是一種社會規範,是泰雅人日常生活、風俗習慣的誡律,也是最具有約束力與公權力的團體,可以算是泰雅社會中行為道德與社會律法的最高維護與審判者。


狩獵團體:同一個獵團,集體狩獵時大家分工合作共勞共食共享。(改寫自鄉土文化教學與鄉土文化研究 nd)


 


這四個團體的成員有互相重疊的特質,在不同部落,祭祀團體可能大於狩獵團體,其他的部落可能狩獵團體大於任何一個團體。但基本上各地的差異性頗大,無法一概而論。在這四個團體當中,由於gaga的性質最特別,也在學界當中獲得最多的關注,成為不少學者的研究議題。


 


 


泰雅族名人


吳亦帆(吉娃斯):歌手,泰雅族


不浪‧尤幹:歌手,泰雅族


羅美玲:歌手,泰雅族


張心傑:歌手,泰雅族


雲力思:歌手,泰雅族


蘇婭:歌手,泰雅族


溫嵐:歌手,泰雅族


璽恩:歌手,泰雅族1/2混血(母親閩南彰化)


徐若瑄:歌手,泰雅族1/2混血


言承旭:歌手,泰雅族1/2混血


周渝民:歌手,泰雅族1/2混血


梁文音:歌手,泰雅族魯凱族混血


張雨生:歌手,泰雅族1/2混血(父親浙江嘉興榮民)


蔡依林:歌手,泰雅族1/4混血


曾之喬(喬喬):歌手,泰雅族1/2混血,Sweety成員之一


黃瀞怡(小薰):演員、歌手,泰雅族黑Girl成員之一


依拜維吉:歌手,泰雅族,第19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


賴銘偉(Yuming):歌手,泰雅族1/2混血


 


 


 

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1%9E%E5%BE%B7%E5%85%8B%E6%97%8F


泰雅族__維基百科


 


 


 


 



http://www.apc.gov.tw/life/docDetail/detail_ethnic.jsp?cateID=A000140&linkRoot=8&linkSelf=89


原民會__原住民介紹   已將賽德克族正式列入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平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