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艋舺》電影場景一日遊 (台北旅遊網)
萬華古稱艋舺,在臺灣的歷史上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,
俗稱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,足以證明當年艋舺的繁華榮景。
可惜後來因為傳染病、河沙淤積等問題,漸漸影響艋舺的發展,
原本的經濟重鎮地位逐漸被其他地區所取代,不過,卻也留下了
令人難忘的地方色彩。
艋舺這些年早已轉型成為賞古蹟建築,啖美食小吃的觀光勝地,
隨著電影《艋舺》即將上映,不妨跟著電影場景來趟艋舺之旅,
造訪這處臺北的古老市街。
● 遊程路線
探訪隘門 → 佛具街觀百佛群像 → 青草巷喝青草茶 →
廣州街啖美食 → 剝皮寮懷舊逛老街 → 清水巖祖師廟散步 →
萬年小吃總匯晚餐 → 華西街夜市逛街尋寶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● 景點介紹
昔日紛爭的安全界線‧隘門
隱身在廣州街223巷內的隘門,若非刻意尋找,很容易就會錯過,狹小的巷弄、不起眼的入口,卻是當年保身保命的安全界線。這座隘門建造於清嘉慶年間,當時繁華的艋舺常為盜匪攻擊的目標,與他族移民間也難免有爭鬥的情事,為了保障鄰里的生命財產安全,居民便在此處設置隘門,每當入夜或遇上緊急事件時,隘門便立刻封閉,以管制及圍堵前來侵略的敵方,再加上門內巷弄曲折狹窄易於埋伏,外來者入內後較難逃脫,成為早年民間常用的防衛系統。
眼前的隘門,已失去了磚石原貌並改以水泥重造,頂層並奉有福德正神,日落時分置身其間,這處不起眼的窄門卻是艋舺移民時期最好的歷史見證。
地點:廣州街223巷
電影場景:兩派交鋒的拍攝地點。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早年繁華的新店頭‧佛具街
緊鄰著隘門不遠處的西園路1段,林立著二十來家大小佛具店、繡莊,店裡盡是大小不一的各式神像,迷你的僅有掌心高、碩大的甚至有半個人高,從觀音菩薩、釋迦摩尼佛、關公、彌勒佛等,佛教、道教的佛祖、神明都在其中。
其實早在清乾隆年間,西園路1段的現址便是一處十分熱鬧的商街;由於龍山寺建成後,成為人潮聚集地,吸引了諸多店家來此營生,販賣綢緞布料以及燈飾,多是些時尚華貴的物品,逐漸形成一處新的市集,遂被當地人稱為新店頭。爾後隨著龍山寺的信眾愈來愈多,香火愈來愈盛,加上民眾請神回家供奉的景況愈加普遍,便形成了現今佛具店聚集的獨特景象。
走在佛具街上,一旁盡是雕刻細緻的佛像,有的莊嚴肅穆、有的慈眉可親,十分生動,另方面,也足以看出雕刻師傅們深厚的功力,走逛這條街就宛如翻閱了臺灣佛像雕刻最燦爛的一頁。
地點:西園路1段
電影場景:和尚(阮經天飾)家的佛具店。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草香撲鼻‧青草巷
艋舺除了有安定人心的佛具街,還有順氣補身的青草巷;這條位在西昌街的小巷,整排十幾家的草藥店,就像蔥綠草藥堆積成的綠色小徑,置身其間盡是草香撲鼻,是一條味道獨特更具有獨特「味道」的街道。
青草巷的源起,傳說之一是因為艋舺開墾之初傳染病多,當地合格的醫生卻很少,民眾便以漢方草藥來治病,相傳當時有許多俗稱「赤腳仙仔」的藥販,騎著人力車兜售青草藥,漸漸地形成了青草市集,那時,多數店家都有幾帖自家的祖傳祕方足以招攬顧客。光復後,店家漸漸往西昌街224巷內聚集,形成今日的青草巷。
如今青草巷內仍有魚貫般的人潮,夏天想要消暑可買咸豐草、蒲公英、薄荷⋯⋯等,回家煮鍋青草茶;若是冬天要進補,則可添購肉桂、紅棗放在湯裡暖身補氣。萬一沒時間自己煮,青草巷裡也有現成煮好的青草茶,只消買上一杯,消暑補身效果不減。
地點:西昌街224巷
電影場景:白猴(蔡昌憲飾)家的青草店。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廣州街美食 吃午餐
艋舺有許多讓人垂涎的平民小吃,廣州街上就有好幾家老字號的小吃店,創立於1896年的進財切仔麵即是其一。由第三代經營的「進財」,仍維持傳統切仔麵的烹煮方式,以竹製麵簍在滾水中迅速翻動,端上來轉成團狀麵條淋上少許豬油與醬油,再加上兩塊肉片,傳統味十足。店內的臺南意麵也是一絕,加了蛋白與綠豆粉揉製的手工意麵,再搭配傳統作法滷製的肉燥以及幾片炸豬皮,熱騰騰上桌,一碗滿滿盡是古早味。
一旁的阿秀傳統切仔麵,同樣是50年以上歷史的老店,店內的切仔麵以紅色麵醬調味,口感偏甜,吃來別有風味。至於美食作家韓良露在「艋舺幽光」一文中曾提到的周記肉粥店,其肉粥以肉湯熬煮生米而成,湯頭清澈爽口,現炸紅燒肉皮酥脆、肉軟嫩,是饕客來店必點的美食。
除了上述的美食,《艋舺》片中還有一處不可遺漏的小吃巷,那就是位在萬華戲院旁和平西路3段89巷內的福州元祖胡椒餅,是早年在地人才知道的美味。開店至今已有50年歷史,福州口味的胡椒餅,餅皮烤得金黃酥脆,內餡蔥香加上鮮肉味美,並因應現代人口味瘦肉多肥肉少,想買來一嘗還得領號碼牌排隊,足見其好吃的程度。
電影中登場的小吃:進財切仔麵 廣州街96號
阿秀傳統切仔麵 廣州街90號
周記肉粥 廣州街104號
福州元祖胡椒餅 和平西路3段89巷2弄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感受艋舺風情‧剝皮寮
位在幾間老字號美食店對面,甫於去年修建完工的剝皮寮老街,是此行不可錯過的重要景點,電影《艋舺》中男配角Geta(馬如龍飾)和志龍(鳳小岳飾)的家、茶室騎樓以及聚會的地點都以此地為拍攝場景。
位於老松國小南側的剝皮寮,是康定路、廣州街以及昆明街所包圍的街廓,據當地耆老表示,相傳乃是因為清朝時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後,會在附近一帶進行剝樹皮的工作而得名,也有一說指「剝皮」是剝獸皮,不過仍待檢證。日治時期剝皮寮因被規劃為老松國小的校區,被限制改建或增建,因此原本是當地主要幹道的剝皮寮,在廣州街開通取代其地位後,遂而沒落;維持著原有樣貌的剝皮寮,也彷彿成了老艋舺的代名詞。
剝皮寮老街在近年整修後,復刻版的老街重現了當年街景,秀英茶室、日祥旅社、鳳翔浴室等商號招牌林立,仿造三、四十年前的美髮院、裱框店、鐘錶行、西藥房,其中還可見早年的時報周刊、藥包藥箱、假髮等實物,而電影《艋舺》在拍攝時,也在此搭設道具實景,殺青後便留下來供民眾參觀,漫步其間彷若置身在民國70餘年,昔時的生活景象歷歷在目,電影場景預計將保留到今年7月。
地點:康定路173巷
電影場景:男配角Geta(馬如龍飾)和志龍(岳小鳳飾)的家、
茶室騎樓、主角們聚會的地點。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清水巖祖師廟.散步賞建築
坐落在康定路上的清水巖祖師廟是剝皮寮之外,《艋舺》中另一處重要的場景,也是早年著名的「頂下郊拼」三邑人與同安人械鬥事件的關鍵地點,當時同安人落敗,舉庄逃至大稻埕,後成了北部最大的商埠,而那又是另一段歷史沿革。
位於艋舺的清水巖祖師廟建於清乾隆52年,供奉的清水祖師為安溪人信仰的神祇,移民來臺後將故鄉本廟分靈至此,咸豐年間因械鬥曾遭損毀,後於同治6年整修重建。
仔細觀賞,祖師廟從裡到外盡可見古早建築細緻之美,許多甚至是清朝留下的作品,如正廳裡高懸的匾額「功資拯濟」,乃因清光緒皇帝認為有神明保佑而在中法戰爭時助陣有功所賜,牆面上有同治時期留下的磚刻,樑柱下帶著喜氣的螃蟹、玉兔等,可謂臺北市內極具清代中期風格的廟宇建築。
地址:康定路81號
電影場景:劇中人物結拜場景、片尾真相揭露處。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西門町萬年大樓追流行‧小吃總匯晚餐
賞完古蹟換換口味,逛逛新潮有趣的商場。《艋舺》場景之一的萬年商業大樓,在當年可是時尚百貨商場的代表;當時除了萬年,一旁還有今日、獅子林百貨,在臺北東區未形成氣候之前,是臺北市最熱鬧時尚的商圈。
至今,只有萬年商業大樓仍然維持著早年的風貌,整棟共5層樓,1至4樓為百貨城,以小坪數店面為主,舉凡年輕人喜愛的商品,如平行輸入的雜誌、服飾、鞋款,以及公仔、模型、電玩的專賣店,盡納其中,5樓則是冰宮、MTV、撞球場,不僅年輕人愛逛,甚至許多中年玩家也喜歡來此尋寶紓壓。
B1的小吃總匯,是五、六年級生填飽年輕時大胃口的不二選擇,這裡的小吃選擇多樣化,且價格平易近人,牛肉麵、排骨飯、甜不辣、牛排套餐,走逛一圈絕對能填飽胃囊。
地址:西寧南路70號
電影場景:萬年大樓附近的白金歌廳為灰狼(鈕承澤飾)的勢力據點。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華西街觀光夜市‧逛夜市尋寶
萬華的夜總是分外的熱鬧迷人,囊括各類珍奇異物美食小吃的華西街觀光夜市,更是來到萬華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。
華西街在民國76年10月由臺北市政府規劃為全臺首座觀光夜市,自入口處建造了中國傳統牌樓建築,沿途並懸掛著紅色宮燈,極具傳統特色,裡頭各式山產海鮮小吃,多數為老字號,像是漢記的剝骨鵝肉、阿義的滷肉飯、阿娥的古早味什錦麵⋯⋯都是超過30年的老店,且具有口碑的美食店,也吸引不少國外觀光客前來嘗鮮。
地點:華西街(橫越貴陽街、桂林路到廣州路一帶)
電影場景:蚊子(趙又廷飾)買魷魚羹的地方。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http://www.taipeitravel.net/user/Article.aspx?Lang=1&SNo=04002990
原文網址:《艋舺》電影場景一日遊 (台北旅遊網)
留言列表